首页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天,温州交成绩单啦!

发布日期:2019-08-05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70年来,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温州专场,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作“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建明回答有关提问。




  回望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进程,温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营经济创新史,就是一部民营企业家成长史。“两个健康”始终是温州发展的主旋律,温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温州“续写创新史”的嘱托,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浙江省委“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要求,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开启民营经济发展新征程。



十八大以来,温州在拼搏中崛起,率先实现风险突围



  ●2012年前后的局部金融风波重创了温州的发展,引发了外界对“温州模式行不行”“温州发展怎么了”的质疑,唱衰温州的声音一时兴起。现在,温州已经走出低谷,越过拐点,呈现持续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了金融生态、城市信用、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四个回归”。一批大集团、强企业在逆势中成长,涌现了年产值2600亿、新跻身世界500强的青山控股集团等龙头企业。

  ●温州经济连续16个季度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稳定在7.5%-8.5%的区间,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增速全省第二;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外贸出口逆势增长16.1%,增速全省第二。金融领域已经实现“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的转变,不良贷款率从最高时的4.69%下降至目前的1.11%。


十八大以来,温州在大破中大立,加速实现城市蝶变



  ●针对“半城市化”突出问题,温州以势如破竹之势推进“大拆大整”,仅用两年半的时间拆掉中心城区108个城中村,腾出3.6万亩城市发展空间,相当于建成区十分之一面积。

  ●温州联动推进“大建大美”“精建精美”,投入1500亿元,精心打造瓯江两岸、塘河两岸、中央绿轴、三垟湿地、历史文化街区等“两线三片”亮点区块标志性项目。

  ●温州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五年投资2300亿元,构筑“521”交通圈,全国首创的市域铁路S1线建成投用,新改造的温州机场跻身千万级行列。


十八大以来,温州在创新中破题,逐步实现动能转换



  ●原来,温州只有“正泰德力西、皮鞋打火机”,这几年温州锚定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锁定“5+5”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新动能21条、人才新政40条等高含金量创新政策,努力打造发展新引擎。

  ●现在,温州已成为第1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的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将成为呼应上海G60科创大走廊的科创金名片。浙大、国科大、华中科大等一批全国知名高校在温州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北斗产业基地、阿里巴巴、唯品会等重大项目落户温州。

  ●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1家,增量全省第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机构设置率均居全省第一,近三年每年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


十八大以来,温州在转型中发力,努力实现政府有为



  ●温州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是管用的,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怎么发挥作用,温州遵循的原则是四句话:

  ☆市场有效

  ☆政府有为

  ☆企业有利

  ☆百姓受益

  ●政府有为这个“为”,主要是谋战略、搭平台、优环境:

  温州在全国全省大格局中谋战略,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创办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全国地级市中是最多的。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为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携手上海嘉定共建深度融合示范区,致力打造长三角连接海西、对接闽台的桥头堡。

  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设,全力建设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在承担国家改革试点中搭平台,主动承担30项国家级和28个省级改革试点,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发展平台。

  去年获批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级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今年新增出口交易额30亿美元,为全省外贸出口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

  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优环境,创新推出有温州特色的企业、海外、民生“新三版”,去年温州在全国297个城市中营商环境排名第26位,小微企业环境满意度全省第一。

  

除以上成就外,温州还有很多让人期待的新举措:


创建全国唯一的“两个健康”先行区



  去年8月,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批复温州创建全国唯一的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温州围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两大命题开展创新突破,推出“80条新政”和“146项具体措施”,146项具体举措中有22条是突破性举措,有61条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引领性举措,两者合计占57%。

  ——竭尽全力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重中之重是给民营企业家充分的礼遇和尊荣

  ●温州把民营企业家视为发展之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率全国之先设立“民营企业家节”,出台实施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重大涉企案件风险报告、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等制度。

  ●实行“青蓝接力培养行动”,让更多创二代脱颖而出。

  ●实施“家园工程”,建成投用5万平方米的“世界温州人家园”和民营经济博物馆。

  ●率先推行“三清单一承诺”制度,形成“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良好氛围。

  ——竭尽全力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供给,重中之重是设身处地地为企业精准服务

  ●在企业维权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搭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历史遗留问题“理旧账”制度,帮助企业卸下历史包袱,轻装发展。

  ●在涉企执法方面,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将“尺度”和“温度”相结合,全面推行柔性执法。梳理推出3290项“涉企免罚清单”,对轻微违规行为实行“首次不罚”。

  ●在破解融资难方面,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推出“无还本续贷”、企业共有厂房“按份额抵押贷款”等融资新政14条举措,贷款余额和贷款利率实现“一增一降”。

  ●在政策兑现方面,实现从企业自主申报向政府主动推送、企业上门办理向网上办理、政策跨年度兑现向当年当季甚至实时兑现的“三个转变”,惠企政策兑现时间从原来近400天压缩到现在平均41天。

  截至目前,正好是“两个健康”先行区实施一周年,一年的创建实践给温州带来了可喜变化,实现了“四个明显上升”:企业家发展信心明显上升、营商环境满意度明显上升、对民企支持力度明显上升、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上升。

  姚高员说,一年的实践证明,创建工作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有效抓手,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是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有为举措。正如全国工商联领导所说,选择温州作为“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选对了地方。


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国务院“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明确温州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浙江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加快推进“四大建设”,这为温州综合交通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支撑。为此,温州市委、市政府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作出综合交通决定,这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具体举措上,重点组织实施“8223”工程:

  ●“8”,是开展高速铁路大攻坚、高速公路大会战等八大攻坚行动。

  ●两个“2”,一个是今后5年温州综合交通投资要超2300亿,比前五年翻一番多,一个是重点推进227个重大综合交通项目建设。

  ●“3”是构建三个一小时交通圈,即温州到杭州、到各大都市区一小时交通圈,温州到各县(市、区)中心城镇高速公路一小时交通圈,温州市区公共交通通勤一小时交通圈。

  陈建明介绍,温州围绕构建“521”高铁时空圈,开工建设了杭温高铁、规划建设甬台温高铁、温福高铁,届时温州到杭州只需1小时;到南京、厦门等长三角和海西城市群核心城市只需2小时;到京津冀、珠三角只需5小时;围绕构建“一环一绕九射”高速公路网,“十三五”温州全市在建高速总里程达320公里,超过全省的1/3,也超过温州前20年的总和。此外,温州机场T2航站楼建成以后,去年客流增长21%,突破千万;今年上半年客流增长15.5%,在全国36个千万级机场中客流增幅名列第一。接下来,温州正在谋划建设温州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二跑道,计划再用四年的时间,争取温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超2千万。海港方面,温州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超150亿的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乐清湾港区C区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温州作为全国重点枢纽港的地位,为温州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用社会力量办好社会事业



  温州在“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方面的探索起步较早,上世纪80年代初就相继创办民办股份制幼儿园、民办初高中学校,1989年成立全国首家民营医院。通过40年的探索实践,温州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全社会办社会事业的发展路子。积累了三点经验体会:

  ——在准入上体现“宽”

  对于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温州的态度是“非禁即入”,始终秉持“社会力量愿意办、能够办的都放手支持办”的理念,坚决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以最低的门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让民间资本“活”起来。

  目前,温州民办教育承担了全市1/3的教育任务;民营医院占到全市医院总数的2/3;体育类工商登记主体2.5万家,是试点前的2.3倍。

  ——在机制上坚持“活”

  温州相继推出社会办医20条新政、民办教育“1+9”新政等高含金量的系列政策,在分类管理、土地供应、融资贷款、税费优惠等方面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在竞技体育方面探索了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突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由政府包办的模式。

  ——在来源上立足“广”

  不管是本地民间资本、在外温商资本,还是非温籍外地资本甚至海外资本,只要是社会资本,温州都给予同等待遇,让各类资本都能够顺畅、公平地进入社会事业领域。

  这几年,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超40亿元;投入教育领域91亿元;签约社会力量办医项目70个、其中41个已建成运营。


用好“世界温州人资源”实现转型



  温州与其他地方不同,有内外两个经济:一个是温州本土经济,另一个是“在外温州人经济”。温州一直高度重视在外温州人力量的运用,通过多种举措,努力把在外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本土经济,将世界温州人优势转化为温州发展的优势。有三个方面的举措:

  ——打好“温商回归”这张亲情牌

  ●实施“温商领头雁工程”,面向实力温商开展敲门招商、定向招商,回归了唯品会、青山控股等一批标志性项目。

  ●实施“家园工程”,专门打造了“世界温州人家园”,号召在外温商情感回归、总部回归。

  ——下好在外温州人“智力回归”这步先手棋

  ●出台历年来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40条”。

  ●推出“家燕归巢”工作载体,号召智力回乡。

  ●设立35家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面向全球以商引才、以才引才。

  ——用好“世界温商”这张环球网

  过去,这张网主要是帮助温州实现商品贸易的“买全球卖全球”;现在,这张网有了更多用途:其中之一就是“以商引商”,通过世界温商招引全球投资商。还有是“以商铸链”,温州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内外产业链衔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载体,在抵御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中发挥了重要的阵地作用。


  姚高员说,925万温州人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书写更加出彩的新时代“两个健康”新华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