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礼赞

王全华:在若尔盖闪耀“红船初心”

发布日期:2021-07-16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王全华(中)


出发,去若尔盖。日光刺眼、草原广袤、雪山未融,蜿蜒的道路似乎没有尽头……2018年4月8日,嘉兴市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干部王全华从成都出发,经过7个小时的颠簸,终于进入若尔盖大草原。

现任四川省若尔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第一书记(挂职)的王全华,是第一个来到若尔盖县挂职的援建干部。在他眼中,扶贫之路虽远,行则必至,脱贫摘帽虽难,做则必成:“作为红船旁的党员,我们带着初心使命来到若尔盖,就是要在若尔盖这片大草原贡献脱贫攻坚南湖力量。”

若尔盖县只有8万余人,面积却有1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20多个南湖区。王全华仅用半年时间,就走遍了当时若尔盖的18个乡镇、1个牧场。

如何帮助若尔盖“拔穷根”?王全华首先想到的就是产业扶贫。

语言不通、风俗不同、高原缺氧等难题没有难倒王全华,他每天像上足了发条,靠着一本《阿坝藏羌文化大观园》,认真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但主动和当地工作伙伴聊天,还和身边的牧民打成一片;面对高原反应的不适,他也努力克服……

如今,在若尔盖县城东面,紧邻着国道213线及后期的城西铁路若尔盖站,规划面积655亩的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拔地而起。跨越2000多公里,在南湖区凤桥镇,“南湖—若尔盖”飞地产业园已经投入运作,整洁的园区、转动的机器、忙碌的工人奏响了产业新篇章。

一东一西,两个产业园就像两颗交相辉映的明珠镶嵌在两地。

2020年6月,飞地产业园按照承诺兑现了1000万元首期固定投资回报,已有1700余名贫困人员在教育、医疗、小微创业中受益。园区三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82亿元。

扶贫贵在精准。阿西镇茸夺巴村离著名的巴西会议会址不远,村里有864人,其中26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王全华和同事们走访发现,村里很多人连汉语都不会说,只能守着几亩田种点青稞,偶尔种点油菜。村里有一套捐助的榨油设备,却没有利用起来。

王全华在小小的菜籽里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申请资金帮助他们扩建厂房,同时牵线搭桥,促成嘉兴的牛丫头食品有限公司来到若尔盖,技术人员指导村民先进的榨油技术,企业以高于市场价“订单式”收购所有油菜籽,并将产出的菜籽油销售到嘉兴等地。一个现代化的榨油厂就此运作起来了。

“王全华在若尔盖展现了红船旁党员干部的工作风采。”同为挂职干部,童伟强对于援建工作中不为人知的坎坷更为了解,这三年来,王全华不但出现在嘉兴援建若尔盖的每一项工作里,而且每次都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走在若尔盖的街头,宽敞的街道、靓丽的街景,多民族建筑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汉族、藏族、羌族等各民族的市民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格外鲜艳夺目。遇到熟悉的老乡,一句“扎西德勒”是最亲切的问候。

王全华想把这样的场景深深地烙印进自己的眼里、心中,不论将来身处何方,若尔盖永远都是他的“第二故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