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分报表

聚力提升浙江人幸福“成色”

发布日期:2022-06-15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今日浙江记者  沈佳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一直强调的工作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平安浙江。”

五年来,浙江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解决群众期盼的问题作为执政的根本,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拓展富民增收路径、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平安建设水平等方面不断发力,努力追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高线。特别是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领域,浙江高水平绘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幸福图景,让共同富裕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


淳安县下姜村

 

织密社会保障网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五年来,浙江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攻坚全民参保——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限制,推动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口全覆盖。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423万人、5655万人,分别比2016年底增加683万人和477万人。

提高保障水平——

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不断提高社保待遇水平。2021年,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人均达350元/月,居全国省(区)第一。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行社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推进社保医保参保、企业职工退休等多个“一件事”改革,人社服务智能化、便捷化、人性化水平大幅提升。

加强社会救助——

创新建设“1+8+X”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全类型社会救助应助尽助。

精准救助提质效。建设全省“一张网”大救助信息系统,实现救助对象统一认定、经济状况统一核对、救助事项协同办理、救助资金公开透明、救助绩效精准分析。目前,已建立由在册对象和持续监测对象205万人组成的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库,为动态监测和精准救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救助力度再加码。率先在全国实现低收入农户和农村低边认定标准线“两线合一”,全面落实低保、低边渐退期和低边家庭重病重残人员以单人户纳入低保政策,推动社会救助向常住人口逐步拓展。全省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突破万元大关,为全国省(区)第一。

救助模式多元化。统筹联动政府、市场、社会等救助帮扶资源,推进县级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提升救助帮扶整体效能。全省建成县级“助联体”15家,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资帮扶、心理疏导、陪伴关爱等1200多个救助服务项目。

随着社会保障网越撒越广、越织越密,浙江百姓享受幸福生活的底气更足了。

 

鼓起百姓“钱袋子”

 

2021年,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541元,居全国第三位、省(区)第一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47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94,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

五年来,浙江把增收富民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高标准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稳就业——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过去五年,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0%以内,为全国最低的省(区)之一。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让更多人端稳端好“就业饭碗”。

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大力开展“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方位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截至2021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97万人,占从业人员的28.5%,高技能人才354万人,占技能人才的32.3%。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强化就业实习见习,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实行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完善企业吸纳就业、支持灵活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措施,每年帮扶就业10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强创业——

着眼农村,浙江聚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收入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推动创业增收。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深化“两进两回”行动,启动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推动科技、资金进乡村,青年、乡贤回农村,带动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稳定增收。截至2021年底,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97600人、培育农创客20358人。

壮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创新“飞地”抱团、强村公司、片区组团等经营模式,不断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2021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07亿元。

促进产权溢价。探索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和收益保障机制,推动土地集中连片流转、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有效盘活,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产业。2021年,农民土地流转租金、股金收入达90亿元,累计盘活闲置农房8.04万宗、总价值41.69亿元。


嵊泗县枸杞岛支老人员陪老人开展文化活动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对于这些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中有了细化指标。五年来,浙江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普惠,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超98%,居全国前列。

“一老一小”都有依靠——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养老托育质量事关千家万户幸福。

浙江加快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依托“浙里康养”数字化综合应用,实现基本养老服务触手可及、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如今,全省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全覆盖,每万人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21人。

聚焦“托育难、托育贵”问题,浙江创新多元办托模式,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推进托育服务智慧管理,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逐渐成型。截至2021年底,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达4230家,每千人托位数达到2.53个。“浙里善育”的每一处探索与实践,都为父母与孩子带来真切的幸福感。

“浙里优学”阔步前行——

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统筹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构建公平、优质、均衡的高质量现代教育发展体系。

在义务教育“双减”重大改革中,浙江积极推动学校发挥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基本实现“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回归校园”目标。目前,全省8107家义务教育阶段线下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00%“清零”,非寄宿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开设课后服务。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1.0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水平发展,率先实现全省域基本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15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在浙江,优质均衡的教育质量越来越高。

“健康红利”全民共享——

2021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2岁。长寿的背后是浙江始终把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加快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质量水平,努力让优质健康服务覆盖每个群体。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五年来,浙江先后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县域医共体、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持续向县级医院输送优质医疗资源,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截至2021年底,全省县域内就诊率达89.2%,基层就诊率达51.8%。

“健康大脑”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在数字化改革牵引下,浙江打造“健康大脑﹢”体系,将百姓病历数据、影像数据、健康档案数据等信息“串珠成链”,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便利度满意度。在浙江,城市医院高峰时段排队平均时间从8.3分钟缩短到2.6分钟,分时段就诊预约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品质生活不断刷新——

从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29个到改造农村危房27.6万户,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再到建成首批28个未来社区、36个未来乡村、17个城乡风貌样板区,五年来,浙江正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民生“幸福巢”越筑越实。

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浙江更注重优化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五年累计建成城市道路4800余公里,改造城市智慧道路86.7公里,建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市绿地系统格局,基本实现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


建德市航川村“文艺村长”点评村民摄影作品

 

守牢平安稳定底线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五年来,浙江不断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牢牢筑起了安全防线。2021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7.25%,连续18年居全国前列,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五年来,浙江以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为“四梁八柱”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在反恐维稳、治安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狠抓公共安全隐患整治,确保百姓安心生产、舒心生活。2021年全省全口径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较2016年分别下降47.91%、27.88%和69.67%。

全力应对处置经济金融涉稳风险,努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推进依法治网体系建设,有效化解网络安全风险,为人民群众构建安全无虞的网络环境……一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安全网在浙江全面铺开。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五年来,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化解在县域、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

作为全国唯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全覆盖的省份,浙江全面建成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实现群众诉求反映、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2021年,全省县级社会治理中心累计接待群众130.3万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1.72万件,办结率92.97%。

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建成了涵盖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功能的工作平台和综合指挥室,并与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整合对接、互通共享,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2021年,全省“基层治理四平台”受理各类事项1339.5万起,办结率达96.7%。

与此同时,浙江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数字化改革,开发上线矛盾纠纷协同化解系统、平安风险监测预警防控平台、反电诈、金融风险防范预警、“民呼我为”等一批多跨场景应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数字屏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