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分报表

让绿色成为浙江最动人的色彩

发布日期:2022-06-15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今日浙江记者  杨 晨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强调,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浙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信念始终如一、行动坚定不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美丽浙江建设中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开辟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相融共生的发展新境界。

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把绿水青山化作最好的资源,让生态环保成为最大的民生,浙江奋力走进美丽新时代。


丽水仙侠湖

 

战略持续接力

加快建设美丽浙江

  

远看青山叠翠,近听流水潺潺。再访余村,处处透着新鲜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附近,“比心”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道两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标志闪闪发光;余村人在家门口笑着和来往行人介绍“零碳村”“碳汇”……

“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两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时说的话,激励着浙江一以贯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6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把省域建成“大花园”;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面提升与制度化阶段。

2018年5月,《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全省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有价,谁损害谁赔偿”成为浙江生态环境建设中“铁的纪律”。

2019年4月,浙江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绿色发展导向,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0年,浙江启动“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布《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规划纲要(2020—2035年)》。

2021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风光倍增”工程,推广“光伏+农渔林业”开发模式,推进整县光伏建设,打造若干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美丽中国之“浙江样本”越来越清晰。

 

护美绿水青山

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

  

一缕“金线”与一条“绿毯”相伴,沿玉环市坎门后沙海岸线绵延,孩子们踏沙拾贝,大人们逐浪休闲。后沙社区居民陈建平说:“梦里家园回来了。”2017年以来,玉环市开展退岸还滩工程,完成坎门后沙、干江白马岙等在内近6公里岸线整治修复,抚育防护林600余亩,“黄金海岸”重现。

五年来,浙江开展全域美丽建设,由山向海、从乡到城,改善山区和平原环境,先后启动蓝色海湾、美丽海岛、1800公里生态海岸带建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创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末,累计建成10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数量居全国前列。

为了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浙江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污染全形态治理、全链条治理、全省域治理。

随着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等行动的硬核实施,浙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地表水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由2016年的77.4%提升至2021年的95.2%,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由38微克/立方米降至24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83.1%升至94.4%。2021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总得分为85.81,连续十年提升。

除了“治”,还有“养”。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浙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建设等,探索更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率先开展八大水系生物本底调查,全省水生生态系统状况与保护重点逐步明晰;年年开展造林更新,建设战略储备林和美丽生态廊道59.21万亩,省域森林(含灌木林)覆盖率稳步提升至61.17%。随着卷羽鹈鹕、中华秋沙鸭、香鱼等“稀客”纷纷回归,浙江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

2019年,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通过验收;空气质量、地表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创历史新高,从2012年到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提升。


金华市婺城区岩头村梅溪

 

做大“金山银山”

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拆除旧厂房,建好幸福绿道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苕溪畔的露营地最近火红“出圈”,成了网红打卡地。村干部介绍:“村嫂兼职做保洁月入五千元,村集体经济一天最少增收6万元。”绿色经济引领的增长点,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千村精品、万村景区”工程为龙头,历经“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大花园建设等行动,浙江2.3万个乡村如星辰闪耀,成为美丽经济发展“引力场”。

农村更美,农业更绿——

截至2021年,浙江基本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96%,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1.9万个。全面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几乎每个县都有颇具规模的特色农产品,农业高效生态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好山好水“流金淌银”——

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养生养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美丽产业不断涌现,全省50%以上行政村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202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247元,连续37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98.8%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

绿色产业拔节生长——

山水之间,浙江绿色产业崛起势头迅猛,正成为新旧动能转化引擎。

在杭州,“虎哥回收”瞄准“双碳”,积极构建再生资源碳核算机制,通过垃圾分类回收这个小切口,自动测算出居民的“碳减排值”,为落实碳普惠政策提供了抓手,配合各地政府做好“双碳”数智平台建设。

在湖州,天能集团斥资30亿元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内废旧电池金属和塑料回收率达99%以上,残酸回收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均达100%,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制造到回收处理、再生冶炼、再次生产的闭环式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衢州,巨化集团累积筹集资金5亿余元用于“两高一剩”产能装置淘汰,实现节约标煤72万吨,盘活土地1500亩。如今,巨化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氟制冷剂生产基地,由基础化工产业企业逐步转型为产业高新化、生产绿色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五年来,浙江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让山山水水有了明确“价格”;深入实施“风光倍增”工程,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全面加速。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8%,其中,千吨以上和重点监测用能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6.7%和6.9%。

绿,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底色。

 

深化制度创新

巩固领先发展新优势

  

2021年3月,温州实施的一项新制度引发关注:在全省率先将碳排放评价内容纳入环评体系。这意味着,项目能否投产,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成为重要考量指标。

与温州同步,全省能源、工业、建筑等重点碳排放指标体系逐步完善,“数智”控碳平台、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和“无废城市”应用场景持续迭代,县、乡、村多个“零碳”(低碳)试点加速建设……这一幕幕是浙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性变革的场景,也是建设生态文明“重要窗口”的缩影。

面对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等全球问题,面向新时代绿色发展诉求、生态安全需求,浙江正把先行优势变为领跑优势,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方案。

改革创新动能释放——

创建省域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率先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持续完善“数字国土空间”建设,深入推进GEP核算试点、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改革……从单项到集成,“政府有为、企业有责、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大生态保护格局正在形成。

环境执法效能提升——

浙江全面推进全省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等系列制度,推行正面清单管理,鼓励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最高可实施50万元重奖。省市县三级公检法单位还联合进驻环保部门,致力打造环境执法监管最严和环境秩序最优省份。

数字化改革以来,浙江深化推进数字化顶层设计和基层试点,打造 “生态环境在线”综合集成应用,撬动生态环境治理深层次、系统性变革,不断增创环保体制机制新优势。


仙居县生物多样性科教中心博物馆

 

培育生态文化

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2018年9月27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索尔海姆说:“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把6月30日设立为“浙江生态日”;在全国率先成立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把生活方式绿色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干部职工培训体系;城乡垃圾分类从“政府推着走”到“居民主动干”……浙江人的生态环保意识愈加强烈,绿色行动愈加自觉。

数万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组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河长体系,条条河川活跃着“河小二”“池大爷”“塘大妈”,还有众多湖长、林长、田长……美丽浙江建设正成为全民行动。

低碳出行蔚然成风——

在杭州,2.34万台公共服务领域充电桩为将近40万人的电动汽车车主搭建起2公里公共充电服务圈,新能源公交车占总量的九成以上;在湖州,全国首创的公共自行车无桩化精准定位借还车模式,促使共享单车日均使用量达8750人次,市民累计借车1280万余次,累计骑行5273万公里,节约燃油37736.4吨,减少碳排放33061.3吨。

绿色居住受到推崇——

告别空调外机,“地源热泵+热源塔热泵+冰蓄能”的智慧能源供应方式在台州市椒江区心海社区投入使用,低碳环保的生态家园雏形渐显。构建从流域、城市、设施、社区层级递进的海绵城市,杭州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海绵示范城市。去年9月,浙江还启动实施新建建筑绿色低碳标准提升、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绿色生活促进等五大行动,越来越多的浙江人正徜徉于一个个“满眼绿、会呼吸”的城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