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辟新赛道 增强新动能

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聚力打造“鼎”级科创生态

发布日期:2023-12-15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余 平


2022年度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88%;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3.15%、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5%……近年来,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平台建设、主体引育、机制改革等领域,全力推进浙南科创新城、科创高地建设,交出了“鼎”级科创生态的高分答卷。

今年,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再夺“科技创新鼎”,成为温州市唯一连续3年获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的单位。


国科温州研究院


搭平台聚人才

积蓄强大发展势能


国科温州研究院院长助理周云龙是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海外引进人才的代表典范。2014年,在美国从事博士后工作时,周云龙不缺留下来的机会,但他选择了回国、留在了龙湾。他说:“当初看中的,就是这座以创业创新著称的城市能为自己取得科研成就提供更多机会。”

这些年来,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在科创平台建设上的投入更是让周云龙坚信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探索创新更为合理的分配机制——由财政给予研究院保底资金,在资金分配上给予科研人员更大自由,同时鼓励研究成果转化,获得更高收益。建成幼、小、初、高一体化的国科系公办学校群,其中国科温州第一小学、国科温州第一中学,今年均启动招收新生。这对周云龙非常有吸引力,他说:“我站在办公室窗台前,就能望到孩子的学校。”

这是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围绕平台建设、人才招引,致力打造科创生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集聚了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中国眼谷、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16家高能级科创平台,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数量位列温州市第一。

这些高能级科创平台更是屡获殊荣:国科温州研究院获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与瓯江实验室双双获评浙江省外国专家工作站;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获评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浙江省产业数字化服务商;中国眼谷获批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20个国家级、省级科创平台……

依托这些高能级科创平台,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在龙湾集聚。目前,全区共有高层次人才近万人,其中今年新增“鲲鹏行动计划”专家1人、国家及省级领军人才18人、博士46人,新培育工匠人才8507人。


强帮扶促创新

推动企业梯级成长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在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一系列科研帮扶措施的支持下,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经费,成功切入充电设备制造领域。据统计,2020—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占比保持在5%至7%之间。同时,公司还创建了省重点企业研究院,近些年的年产值增速平均保持在10%以上。

聚焦创新主体引育,加快推动科技企业梯级成长。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制定“一企一案”培育措施,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为培育重点,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市级企业研发中心为培育基础,增强科技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同时指导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每年新增一批省级、市级企业研发中心。

目前,全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几乎占温州市一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2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371家;拥有双创载体24家,其中众创空间15家(国家级3家),孵化器9家(国家级1家),孵化面积总量超75万平方米、位列全市第一。

同时,聚焦创新服务体系,梳理科技惠企政策,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探索企业发现培育、金融服务等应用场景,并通过制订科技企业专项服务方案,深入企业指导技术合同登记,掌握企业技术成果交易动态。


深化科改机制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浙江法拉第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仅3年,就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激光器、光学元件、光学镀膜等领域拿到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客户涵盖北大、清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今年产值预计增长150%。

法拉第能顺利闯过成果转化关,离不开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先投后股”改革试点的支持。即政府通过先期投入、保险保障、社会参与等方式,在成果转化初期以科技项目方式“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成果产出后再将投资额转为股份。作为“先投后股”改革试点首个项目,法拉第已拿到400万元项目资金,有效破解了科创企业成果转化特别是小试量产的资金难题。

政府先投,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背书”,更是信心和底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投小投早是项目筛选的逻辑线。”温州湾新区科技和人才局、龙湾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传统财政补贴政策一般采取“后补贴”方式,企业产税后才能享受优惠,而“先投后股”的方式能为科创企业送去“雪中第一筐炭”,让企业有了扩大研发和产能的底气。

“先投后股”并非一投了之。要确保投放资金发挥最大效能,就需要在机制上下深功夫,不断为试点工作“打补丁”。围绕“先投后股”试点工作的堵点难点,温州湾新区、龙湾区结合当地实际,出台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资金来源、扶持对象、筛选流程、试点方式、管理模式、退出机制,并设立总规模为2亿元的试点专项资金“流动池”。通过试点改革的股权退出机制逐步收回政府资金,开辟了政府资金持续循环使用新路,扭转了资金额度少的局面,规避了一次性奖补的弊端,实现了专项资金的“水循环”,提高了财政资金对科创企业的支撑效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