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辟新赛道 增强新动能

杭州市:以科技创新全方位构筑发展新优势

发布日期:2023-12-15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航 科  今 哲


全省创新深化大会上,浙江12地举起2022年度“科技创新鼎”,杭州市位列一席。作为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代表了一个区域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折射出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生态。

创新创业的生机勃发正赋予杭州新的韵味: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排名第14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第3位,青年人才、海外人才、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杭州不断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全方位引领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


创新策源能级跃升


戴上搭载红外测温模组的智能眼镜,1分钟能检测近千人体温,这是杭州灵伴科技公司的创新成果。今年,该公司自研的一体式5G工业AR智能眼镜获国际发明展金奖。获得同等奖项的,还有之江实验室余显斌教授领衔的太赫兹通信项目。

这两项成果都诞生在城西科创大走廊。挂牌至今7年多,这里集聚了全省超60%的国家科技奖项、超80%的国家“杰青”“优青”人才。“最近一年来,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80家科创主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副主任施黄凯说。

原创性、颠覆性重大科技成果诞生的动力源,来自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创新策源能级跃升。目前,杭州已落地建设国家实验室1家、在建国家大科学装置2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建设浙江省实验室7家,初步形成“1+2+18+7+N”新型实验室体系,以及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和1.2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集群。

不久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了《杭州江南科学城概念性规划》。在科学城核心区,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国际零磁科学谷”串联起量子实验楼、白马湖实验室、省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目光转到未来科技城,今年7月,“超重力大科学装置”实验大楼顺利结顶,未来将建成世界上超重力离心机容量最大、实验舱功能最强的多学科科学实验设施。

一个个硬核平台,撑起杭州科创的全新场景。杭州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研制的“窄线宽激光器”和“空间飞秒光梳”随“梦天舱”发射太空;之江实验室深度参与的“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为精细刻画重复快速射电暴的演化图景奠定基础……一批引领未来的硬核成果在杭州涌现。

随着城市创新能级跃升,杭州更具吸引力。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306万人,近三年累计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113万人,连续13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成果转化首选之地


“短短两年,我们的研究项目就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良渚实验室研究员王永成说,他们团队致力于单细胞测序创新技术研发,项目落地杭州余杭区后迅速发展,成立了杭州跃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起,公司销售额每个月增长15%以上。

推动优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杭州积极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202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5年推动100项以上标志性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去年11月,杭州正式授牌首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旨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浙江大学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成立不久,便为浙江大学李昌治教授团队提供了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服务。双方签约新型建筑集成分布光伏项目,成功推动新型可视(半)透明节能光伏玻璃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助力该项目获得融资3500万元,并在浙大科技园成立了相关企业。

截至2023年8月,15家创建单位引入入库项目422个、验证项目180个、转化落地项目82个,项目获投融资13.5亿元。

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再按“加速键”,今年6月,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揭牌运营。中心通过打造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并探索开发成果转化垂直应用大模型,建设24小时不打烊不落幕、线上线下融合的技术交易中心。

接下来,中心还将培养并签约一批技术经纪人,培训一批成果转化员,动态化、常态化征集梳理科技成果及企业技术需求,加速促成一批标志性转化项目。


体系建设强力推进


杭州亚运会上,数字火炬人、5G-A、四足机器人……极具未来感的“智能亚运”惊艳了世界。高能的数字科技应用背后,是杭州加快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

今年以来,杭州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为牵引,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连续3年获省“科技创新鼎”,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双双连获半年度、三季度五星评价。

“在统筹推进‘315’工程建设中,我们形成了高效的‘1245’工作法。”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秀华说,即聚焦全年“不亮灯,争高分,创五星”一个工作目标,锚定“聚力提升13个核心指标、强力推进30个重大项目建设”两个重点,落实提前主动、精准施策、应统尽统、责任压实四个抓手,形成项目化清单制、市区协同提醒单制、闭环式督导服务制、项目一线协调制、领导分片包干制五大制度创新。

在此基础上,创新特色工作机制,以“清单制+责任制”压实项目推进进度,以“全过程+全要素”强化项目保障力度,以“提醒单+倒逼法”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每月初,向13个县(市、区)主要负责人推送“提醒单”,强化督导服务,分析指标情况,提出工作建议,对进度缓慢的县(市、区)进行催办。

创机制、巧做法,换来了亮眼成绩:在“315”体系的13个主要指标中,杭州规上工业研发费用等9个指标完成值居全省首位;省科技强基项目实现投资额破百亿元、县(市、区)全覆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