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窗口报表

以区域协调发展探路共同富裕

发布日期:2023-06-30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今日浙江》记者  沈华军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浙江多样化的区域发展条件,造成了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统筹区域发展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以后,以战略家的眼光辩证看待浙江的资源禀赋,将“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纳入“八八战略”,开启了浙江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

20年来,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新办法新路子,不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成为全国区域发展最均衡、群众最富裕的省份之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奠定了扎实基础。



山海协作

携手奔向共同富裕

 

实施“山海协作”,就是要通过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劳务等全方位的协作,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摘自习近平同志2003年12月3日在“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以后,针对山海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难题,提出深入实施“百亿帮扶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和“山海协作工程”三大工程。2002年到2006年,习近平同志参加每年召开的“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2003年,浙江成立“山海协作工程”领导小组,明确杭州、宁波、温州等发达地区与衢州、丽水等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区)结成对口协作关系,整体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着力形成先富带动后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多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持续念好“山海经”,把“山”的特色与“海”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迭代升级“山海协作工程”,不仅帮助山区县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实现有效提升,还走出了一条“造血”帮扶、双向互动、合作共赢、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2018年5月30日,省委、省政府在衢州市召开全省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提出聚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推动协作内容从传统产业梯度转移更多向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转变,加快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着力建好协作发展新平台,重点谋划建设“飞地”园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山海协作产业园,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2020年,浙江推动“山海协作工程”迭代升级,启动实施包括山海协作平台提升计划、山区人才科技引育计划、开放合作计划、山海协作百村振兴计划、公共服务共享计划、山区最美生态旅游路线打造计划在内的“山海协作八大行动计划”。

2021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山海协作“飞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工程,迭代“飞地”发展模式,推动建设“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消薄飞地”三类飞地,加速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共建共享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对浙江提出了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的战略定位,明确要求强化陆海统筹,升级山海协作工程,挖掘海域和山区两翼的潜力优势。在山海共富的大棋局中,“飞地”如“妙手”,推动更多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物流集聚,并以大平台的姿态,成为对口地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扩大税源增收的新渠道。

今年3月,位于义乌市金融商务区主体近170米的双子塔楼——义乌莲都大厦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是浙江省投资最大、体量最大的“山海协作”重点科创飞地项目,将重点聚焦科创、金融、数字经济等方向,聚力信息经济、先进装备制造、食品生物医药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成为“跨山统筹、问海借力”的样板工程和展示两地山海协作的“重要枢纽”。

“山”“海”携手同行,浙江发展也犹如装上了加速器,迸发出山呼海应的大能量。目前,50个发达县(市、区)结对帮扶26个县,通过“山海协作”引进特色产业项目12000余个、到位资金7400余亿元,累计培训劳动力148万人次,呈现出山海携手加速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

 

补齐短板

推动26县跨越发展

 

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小,占全省比重低,但发展的潜力大。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全省经济加快发展做出贡献。

——摘自习近平同志2005年11月在浙江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第二次大会上的讲话

 

浙江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重点在山区26县,难点也在山区26县,突破点还在山区26县。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之初,欠发达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落后于发达地区,在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更大,即便是杭州、宁波、温州等发达地区,也都有自己的欠发达地区。

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衢州市调研时突出强调了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根据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加法,即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减法,即减少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污染排放;乘法,即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除法,即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对外转移”。

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浙江通过各种方式、各类途径把欠发达地区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和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把各自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多年来,浙江一以贯之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作出的决策部署,在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的同时,注重培育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

在加强对口帮扶机制方面,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机制,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外部支撑。

在基础设施方面,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改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在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由点及面,架起了多元帮扶桥梁,形成了“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协会+农户”“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有效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在人力资本方面,实施了“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有力提升了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

此外,通过实施“一县一策”和“实施公共服务提质扩面行动,突出均等化、标准化、优质化”等创新举措,形成了“山海协作+飞地经济”“新型帮扶共同体”等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帮扶力度和效果。

以千岛湖闻名的淳安县,早在2018年就选择水饮料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扶持水饮料产业发展。次年,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将淳安设为浙江省唯一的特别生态功能区,支持淳安水饮料产业“一县一策”特色化发展。2021年,淳安水饮料产业营收突破百亿元。

通过发挥各县域资源禀赋、地方特色,浙江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培育壮大富民产业。通过“一县一策”引导发展“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推动每个山区县打造1个以上百亿级主导产业。截至2022年底,浙江百亿级“一县一业”增加至8个县。山区26县经济总量从2002年的850亿元提高至2022年的7404亿元,山区26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之比提高到73.9%。


衢州海创园

 

海陆联动

海洋经济蓝色崛起

 

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省实施海陆联动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客观要求;是加强长三角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浙江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是拓宽发展空间,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自习近平同志2003年8月18日在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的战略意义日益突出。习近平同志前瞻性地看到海洋资源优势,提出“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拥有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6倍”。2003年1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舟山调研时就深刻指出,海洋是浙江的一大优势,要求“做好海洋经济大文章”。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2003年8月,浙江首次召开了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首个《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拉开了浙江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序幕。

多年来,浙江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同志绘就的海洋经济发展蓝图,坚持向海发展,向海要资源、要空间、要潜力、要增长点,推动实现海洋经济的蓝色崛起。

从2005年习近平同志提出“港口建设的重点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战略思路,到2015年宁波舟山港和全省港口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一体化运作,浙江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形成了跨行政区域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浙江模式。2009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77亿吨,首次位居全球海港吞吐量第一。到2022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达12.6亿吨,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35万标准箱,稳居全球港口第三位,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也是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最快的港口。

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浙江省设立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这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群岛新区。

2016年4月19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要求浙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以宁波舟山港为依托,打造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截至2022年,江海联运量已达到3亿吨。

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正式挂牌设立,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试验区。6年来,这里已经围绕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实现从“不产一滴油”到初步形成“万亿级油气产业格局”的跨越:2022年油气贸易额达12866亿元,宁波舟山港首次跃居全国油气吞吐量第一大港,舟山港域保税燃料油加注量跃升至全球第五……

位于舟山的鱼山岛,原先只是孤悬在海上的小岛,如今已悄然蝶变成中国炼化产能最大的石化基地,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生产能力均为国内第一。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迄今为止国内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此落地,成为不折不扣的“世界超级工厂”。不远处的岙山岛,则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基地。

今年初,舟山“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正式启动,开始加快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政策制度高效集成的功能岛,切实形成“一岛一功能、多岛强功能”的协同发展态势,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

2022年召开的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动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两地共同定下蓝图:以“高质量海洋产业汇聚地、高水平海洋科创策源地、高效能海洋治理示范地、综合性港航物流战略枢纽、高品位海洋文化交流中心”定位导向,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为引领,坚持海洋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推进,提升港航物流服务力、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科教驱动力、滨海都市吸引力,加快跻身全国领先、国际一流海洋中心城市之列。

20年来,浙江海洋强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海洋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58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355亿元,年均增长15.5%,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第四位。


LHD潮流能工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新征程上,浙江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引领,在“协调”上用力、在“平衡”上加码、在“发展”上使劲,奋力绘就协同发展共富图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