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压奋战 实干争先

嘉兴市:加快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

发布日期:2024-05-15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陈 曦  朱葭苇


近年来,嘉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嘉兴打造接轨上海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殷切嘱托,坚持“稳进立”,聚力“创改开”,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季度嘉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总体实现“开门红、开门好”。


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


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在嘉兴市湘家荡区域的浙江湖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电芯和模组生产项目建设现场,起重机向天空伸展臂膀,工程车装载材料来回穿梭,一派忙碌景象。作为嘉兴市“千项万亿”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专注于新一代储能体系——钠离子电池电芯研发与生产。

“政府为我们企业牵线搭桥,聚焦储能、新能源船舶、商用车等6家上下游产业链,搭建对接平台,让我们有了不少好邻居。”湖钠能源董事长熊晓华说,新能源产业链聚集“两小时经济圈”,是湖钠能源“牵手”嘉兴的重要原因。

今年一季度,嘉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83.6亿元,增长8.6%,总量全省第三,完成制造业投资306.5亿元,列全省第一,十七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30.5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列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8.5个百分点。

立足制造业基础扎实、科创资源集聚的特点,嘉兴积极参与长三角科创产业协作,加快建设智造创新强市。

突出产业融合先行,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等特色产业,实施“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制造业投资突破千亿元,规上工业营收列全国地市级第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列全国地市级第五,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024年度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名单。

强化科创协同先手,发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等载体的示范引领作用,研发投入强度达3.5%、保持全省第二,南湖实验室成功挂牌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已在全球设立9个离岸孵化器、2个技术创新中心,与30余家海外大型科研机构合作,累计引育800余位高层次人才落户浙江,近400人入选国家和省等高层次人才计划。

深度参与共建长三角区域人才联盟,持续升级“星耀南湖”人才计划,全市三分之一领军人才企业通过上海引进,每年新增就业大学生超10万人,去年培育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数量列全省第一。


大开放融入大循环


放眼嘉禾大地,市域铁路各大新开工标段热火朝天:枫南线2标即将启动科湘区间桥梁段施工;枫南线3标计划5月底进行湘家荡特大桥承台施工;西塘线4标、5标也即将开始姚庄特大桥桩基施工……“轨道上的嘉兴”织密成网,加速成形。

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先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对于降低物流成本、保障国民经济高效循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海河联运是嘉兴的特色优势,翻开嘉兴海河联运建设史册,一项项航道扩容升级关键水运工程,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凯歌。目前,全市共有定级航道224条,航道总里程1985公里,航道密度达50公里/百平方公里,通航总里程、高等级航道里程列全省第一,航道密度在全省、长三角中心城市均列第一。

再看公路建设,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一、二期通车以来,日均流量超过12万辆次,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俯瞰嘉兴,以市区为中心,通往县(市)的快速路正快速“生长”。在建的快速路环线三期一阶段、二阶段正在加紧施工,其中,“北环”即中环北路段将于今年9月底建成通车,助力嘉兴加速形成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嘉兴不断加快“公铁水空”联运枢纽建设、打造交通强市示范市。2023年6月,鱼腥脑航道通航,为嘉兴开辟新的出海通道;今年3月,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SG5标段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该标段正式进入土建施工阶段;今年5月初,通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铁路北航道桥9号主塔墩桩基施工全部完成,北航道桥主塔墩施工进入新的阶段。


党建强引领发展强


每天,101路公交车准点从嘉兴中心城区出发,途经南湖、中央公园等众多红色旅游景区。乘客一边欣赏沿途红色风景,一边聆听宣讲员讲解101路红色记忆,感受嘉兴城乡蝶变。

这条101路红色旅游公交线路,见证了嘉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点点滴滴。2023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643元,居浙江省首位。嘉兴突出红船起航地的政治优势,持续深化“持正确政绩观、建为民新业绩”活动,加快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高地,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城也嘉,乡也兴。从打通交通梗阻到创新机制方法,嘉禾大地沿着统筹城乡之路走到底,在城乡的双向奔赴中,农民增收不停步,腰包也越来越鼓。

“我们村就一块田。”这句话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天福村村民口中说出,带着满满的自豪感和获得感。天福村原本有400块地,面积1.12万亩,最大的一块40多亩,最小的一块仅0.3亩。2021年,新塍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获批国家级试点,天福村全村土地被整合成“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万亩方”。

小田变成了大田,差田变成了良田。天福村的故事,正在嘉兴各地上演。近年来,嘉兴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粮食生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多年保持在220万亩以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