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31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元 仲 沈 杭 吴沁沁
2022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丽水市获批全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
金融总量快速增长,贷款增速领跑全省;“三农”、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金融服务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5年位列全省第一,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实现全省“八连冠”……两年多来,丽水以“金融+生态”“金融+产业”“金融+共富”融合创新,有效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普惠金融成为丽水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加速器。
庆元农商银行“共富服务小分队”服务共富工坊
“金融+生态”
盘活绿色家底
2024年9月20日,景宁畲族自治县秋炉乡半山村农户陈礼荣以林地地役权补偿收益为质押,从景宁农商银行获得2.4万元贷款,用于香榧和油茶种植,标志着丽水市国家公园林地地役权补偿收益质押融资强基试点正式启动。
试点期间,当地林农可以凭借国家公园内林地的地役权补偿收益作为质押,按照每年补偿收益最高20倍的金额,向农商银行申请办理低利率、随借随还的质押贷款。
丽水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森林覆盖率高达81.7%,是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全市拥有林地面积2151万亩,林农人均面积近10亩,林木蓄积量达4424万立方米。如果按林地面积每亩价值1000元估算,全市的森林资源资产达215亿元。
面对如此丰厚的“绿色家底”,丽水做足做好“林”的文章,接续林权抵押贷款,先后推出公益林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GEP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浙丽林业碳汇贷等,助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不只是“林”的文章,丽水市在总结金融赋能“山”的价值转化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解开“水”的价值密码。
作为“中国水电第一市”,丽水市创新推出以水电站企业取水权、未来电费收益等作为抵(质)押物的“取水贷”。2024年,丽水进一步拓宽水经济发展融资渠道,推进与水质挂钩的“取水贷”2.0版改革创新。同时,金融赋能“水经济”模式延伸至水库设备更新、供水升级、灌区改造、文旅开发、水产品生产等领域。
截至2024年12月末,丽水市“生态抵(质)押贷”余额309.97亿元,“生态信用贷”余额51.04亿元,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充分融合创新。
“金融+产业”
赋能特色发展
坐落在松阳县海拔850米高山上的陈家铺村,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松阳县在该村大力开展“老屋拯救”工作,当地金融机构及时跟进金融服务,推出“民宿建设贷”“装修贷”“流动资金贷”等,助力50余幢老屋的生态修复。
近年来,丽水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推出了庆元“香菇贷”、龙泉“剑瓷贷”、青田“杨梅贷”、遂昌“制种贷”、松阳“茶商E贷”等,金融服务及时跟进,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丽水市外出创业群体庞大,在市域外经营小超市、小宾馆的“两小”商户近6万家,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年营业额超1000亿元,带动就业超24万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瓜经济”。在人民银行丽水分行的指导下,丽水金融机构用足用好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助力破解“两小”群体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22年,丽水市创新建设“两小”创业通平台,通过线上注册“码上办”、收单资金“聚惠收”、融资需求“一键贷”、金融客户“精准推”、“两小”信息“实时查”、特色农产品“浙丽采”等六大场景,重塑覆盖全国的7×24小时跨域金融服务,助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创业到哪里,金融服务就跟进到哪里。2024年9月,丽水市为外出创业普惠小微主体创设的“外出创业无忧保”产品落地。以“政府出资、市场运作、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方式,为“两小”创业通平台注册商户提供财产险、第三者公众险和经营户人身意外险等,惠及7350户“两小”商户。截至2024年12月末,丽水“两小”创业通平台合作银行12家,服务市域外“两小”商户2.82万余家,贷款余额49.15亿元。
松阳县金融部门支持陈家铺村修复老屋
“金融+共富”
实现造血帮扶
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北溪村的顺义养兔专业合作社,最近新到了一批从省农科院引进的新西兰肉兔,养殖规模达10万只。合作社负责人翁顺义说:“从2020年4月,我们就以‘政银保’的方式从景宁农商银行贷款,从首笔资金50万元起到现在,已累计贷款810万元,从没出现过资金问题。”
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进程中,丽水围绕“扩中提低”,创新“政银保”协同服务模式,由财政资金提供贷款贴息和保费补助,由银行机构提供低利率贷款,由保险机构提供贷款保证保险或由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让低收入农户和集体经济薄弱村轻松获得生产经营贷款,探索出了金融“造血”帮扶的做法。
丽水市还推出保费“零”负担、保障全覆盖、结算“一站式”的低收入农户统筹健康保险。目前,全市低收入农户健康保险投保率达100%,构筑了低收入农户“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防线。缙云、景宁推进“财政金融助力扩中家庭项目”省级试点,建立对低保边缘户到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区间家庭的财政金融支持机制。
为助力“新农人”发展,丽水市依托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上线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块,人民银行丽水分行与当地大数据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地毯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实现信息电子建档、共享查询,为中草药、茶叶、高山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主体提供信贷信息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创新,有序推进全省首批巨灾保险试点,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额补充保险、生猪“保险+期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茄子价格指数保险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