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浙视点

​奋力推动文韵之江焕发新气象

发布日期:2025-03-15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今日浙江评论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05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战略部署,并亲自担任“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时,对浙江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寄予厚望重托。多年来,浙江接续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以文明探源护根脉、以文化基因识家底、以文旅融合促发展、以文明品牌树新风。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提出“红船精神”20周年。新的征程,新的担当。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是浙江优势潜力所在,更是浙江责任担当所系,十分紧要、势在必行。

日前,省委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提出的“4+1”重要要求,专门召开会议,对持续深化“八项工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作出动员部署。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锚定建成“五个新高地”,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聚焦“铸魂”,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铸魂传播新高地。全省党员干部群众须自觉在“铸魂”上奋勇争先,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把浙江建设成为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宣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省域范例。

擦亮“标识”,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高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做好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方法论。要把握好赓续与创新的契合点,树牢“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在守正创新、推陈出新中形成一批重大文化双创标识。

激发“活力”,打造人文经济新高地。文化与经济的巧妙融合,为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须因地制宜激活文化新质生产力,推动浙江优秀文化基因与经济发展交融共兴,推动新型文化业态成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践行“有礼”,打造社会文明新高地。文化即人化。须更好发挥文化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价值功能,让所有人看到浙江人有道德、有涵养,浙江文明程度高、社会风尚好,打响“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品牌,让“有礼”新风遍地开花。

乘风“出海”,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高地。新讲法、新表达,让“出海”更加出彩。我们要建强用好“良渚论坛”等平台,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写好文化“出海”的文章,持续深化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

锚定“五个新高地”、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还须找准主要突破口,以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改革创新举措,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民生融合发展。同时,聚焦《关于持续深化“八项工程”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实施方案》明确的7方面重点工作,贯通落实、靶向发力,加快实现新提升。

春山可望,岁首谋耕。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奋力推动文韵之江焕发新气象,交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亮丽答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