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治

“检察+”蹚出协同共治新路

发布日期:2025-03-31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史 隽

 

  在浙江,一场“检察+”协同共治改革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这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项目,也是承担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的关键抓手。

  2024年12月初,改革重要实践成果——“检察+”协同共治平台正式上线,推动实现规范、高水平的检察监督覆盖行刑衔接、检察建议等全流程。当前,浙江检察机关正推动这项改革在更大工作场景中深化,牵引检察工作格局上融入全局、履职上高质效办案、能力上形成新质战斗力,更好助推省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

 

义乌市检察院研讨优化“检察+”协同业务办理新举措


汇聚合力   夯基垒台

 

  “‘检察+’协同共治改革的稳步推进,得益于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的纵深推进、浙江数字化改革和数字法治改革的丰富成果、省委政法委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全省检察机关的积极实践。”在“检察+”协同共治平台上线发布仪式上,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这充分反映了在平台的搭建过程中,浙江检察机关通过对接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全域数字法治监督、浙里办等省域骨干应用平台,成功打破了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跨部门、跨层级的壁垒,实现平台共建、业务共联、资源共享、协同共治。

  平台呈现“1+4+X”布局。“1”个工作台,展示浙江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动态全貌;“4”大具体协同场景,包括行刑正向衔接、行刑反向衔接、检察建议、行政执法数据共享,力促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的协同履职迈向全流程线上化、规范化、数字化新高度;“X”个共治场景中心,为检察机关深入推动社会治理提供路径和发展空间,目前已上线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医保基金诈骗监督治理等共治场景。

  “在平台的加持下,检察机关的履职边界越发清晰,一旦触及边界便会有预警,这也让职能部门更乐于开展协同共治。”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案管办副主任陈乃锋说,如在省司法厅协作下,《关于加强检察监督与法治监督相关业务协同的工作规定(试行)》顺利出台,为检察侧“检察+”协同共治平台和行政侧全域法治监督平台打通数据梗阻提供了标准,让协同更规范、监督更有力。

  如今,跨部门数据共享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战应用多点开花。截至今年1月底,“检察+”协同共治平台已向行政执法机关协同发出检察建议428件、检察意见4307件。

 

行刑衔接   畅通法脉

 

  在义乌市,知识产权蓬勃发展,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时有发生,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周期长、行刑衔接不畅等现实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知识产权一件事”多跨场景在“检察+”协同共治平台上线,局面迎来转机。

  看着平台上的预警信息,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金隽婷感慨:以前检察官办案获取数据需要去不同机构查阅,还要进行人工核对,“跑断腿”“看花眼”是常事;如今,从接收群众举报开始,各部门进行分流处置,在线上实现案件移送、结果反馈,并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进行流程监控,提醒办案人员规范履职,高效又安心。“目前,已经有94件知识产权案件由行政机关移送,并同步抄送检察院。”金隽婷介绍。

  行刑衔接并非单向发力。2023年7月,最高检印发《关于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的意见》,浙江检察机关闻令而动,迅速创新研发“行刑反向衔接智能审查应用”,并嵌入“检察+”协同共治平台。

  借助该应用,承办检察官只需核验系统提取展示的案件数据、勾选案件违反的法规条款等信息,即可确认完成案件建议处理结果和法律文书的自动生成输出,全程仅需9分钟,结果有理有据还可及时纠偏,大大提高了反向衔接案件办理的质效。

  “当下,行刑正向、反向衔接均已构筑闭环管理体系。”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案管办干警高扬介绍,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文书、证据材料时,同步发送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作出不立案决定或立案后作出撤案决定发送行政执法机关时,同样第一时间知会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全程“在场”监督,严防“以罚代刑”;作出不起诉决定后提出检察意见,行政机关线上即时回复,杜绝“不刑不罚”,切实守护法治公正天平。

 

安吉县检察院运用“行刑反向衔接智能审查应用”研判案件


深耕共治   善治启新

 

  一份好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如同一剂社会治理的“良方”。可是,如何刚性落地一直困扰着检察机关。“检察+”协同共治平台也提供了破解方法。

  平台上的检察建议协同场景,打通检察建议与行政机关、乡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的协同链路,从建议发送、签收到回复,全程闭环管控。协同全过程,司法行政机关实时监督,凝聚强大监督合力。

  此前,金华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时,发现新业态企业存在薪酬支付等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劳动执法不规范等问题,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于是,检察官深入分析问题现状、背后原因,并通过“检察+”协同共治平台发送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短短半个月,该建议便落地有声。

  “检察+”协同共治平台的优势还在持续释放。医保诈骗监督治理子场景,借助法律监督模型和医保数据共享,持续发现医保诈骗、虚开药品、重复收费等线索,双向助力行政部门管理预警线索和检察机关监督履职;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子场景,让民政、教育、卫健等行政部门可通过“浙政钉”一键参与共治,相关组织、企业、人员登录“浙里办”投身社会帮教……

  今年,浙江检察机关还将携手更多行政单位共创领域共治新机制,搭建行政公益诉讼磋商、行政抗诉通知书、线索移送等协同场景,全力实现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一件事”集成。

  “我们的终极追求是,以共治为笔,绘就社会治理新画卷。”陈乃锋表示,所有线上交互的司法行为、行政行为均留痕,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分级对全领域情况进行掌握,行政部门可分级掌握本条线情况,倒逼每一个执法司法主体提升规范执法、公正司法的意识。同时,依托海量沉淀数据,上级单位可以对业务范围内的社会治理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精准研判,进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