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治

“共富法务”护航山乡共富路

发布日期:2025-07-01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今 哲

 

  村庄宜业宜居、村民富足富有,离不开法治力量的服务与支撑。近年来,仙居县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共富法务”,探索将“共富法务”建设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工作,将司法“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端,实现“人大+司法行政+乡镇(街道)”资源共享、业务融合、品牌联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具有仙居辨识度的基层单元+法治品牌。


 

仙居县开展“法助梅农 送法入村”活动


供给多元服务


  “有了法律咨询,省了不少事,连合同范本都能帮我们解决呢!”仙居县田市镇蓝莓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感慨道。如今,镇内每个村都组建了一支由县镇人大代表、法律顾问等组成的共富法务队伍,定期举办“法治微讲堂”“送法进村”“法治体检”等活动,积极发挥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执法监督等作用。

  在仙居县,“共富法务”建设已深度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共富法务”是司法行政机关与基层直接交流的平台,是健全人民参与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水平的渠道之一。通过加强人大与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联动,将普法、调解、行政执法监督等法治元素与人大基层单元深度融合,借助好人大代表们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群众法治需求,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增值化的法治服务。

  为了保障平台的有效运转,一支由农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专职调解员、人大代表等组成的“共富法务委员”队伍应运而生。“共富法务委员”为辖区内群众提供各类法治服务,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等各类“共富法务”活动,保证活动常态化、持续化。

  如今,在仙居大人代表联络站,群众扫一扫“共富法务”二维码,就能享受法律援助、公证办理、行政复议申办、调解服务申请等便捷的线上法律服务。仙居全县设置24台公共法律服务智能自助机,为群众提供法律查询、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书、找律师代理等服务。通过“共富法务”平台,还能根据承办人的业务专长及特点,智能指派法律援助承办人。

  为让守法成为风尚,仙居县在全国首创推出“守法贷”,将“守法贷”申请服务入驻“共富法务”平台,群众扫码即可咨询贷款。对民主法治村的居民,按照全国、省、市、县示范村等级,实行分级利率优惠。拓展“守法惠”领域,开展依法缴纳物业费赠礼等活动,实行用水、用燃气“欠费不停供”等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共发放贷款4.05亿元,节省利息750余万元。


护航产业共富

 

  仙居杨梅是仙居县的金名片。在“仙梅”上市之际,“法助梅农 送法入村”活动如期开展。仙居县司法局联动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共同上门走访杨梅专业合作社,了解杨梅产销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为梅农答疑解惑,并发放涉梅合同范本、普法案例等宣传手册,提示法律风险,提升梅农法治意识。

  近年来,依托“共富法务”平台,仙居县重点面向县域“一乡一品”特色产业经营户提供普惠高效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因地制宜拓展增值服务内容,开展法助特色产业系列活动,护航乡村共富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已建立杨梅、虾养殖、民宿等共富产业“一类事”法治增值服务套餐9套。

  织密服务网络抓共富。根据“1+20”点位布局,在仙居县经济开发区、20个乡镇(街道)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创设21个县域“共富法务”平台,服务覆盖全县特色产业村庄183个,融入线上“共富法务”二维码服务组群,推出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六大类产品,提供“遇事找法、立马快办”的点单式法律服务。

  优化法务处理促共富。充分利用农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队伍优势。同时,立足人大代表长期扎根乡村、亲近经营户特点,邀请其担任“共富监督员”,推出“经营户提需求—法务队伍深服务—人大代表助监督”的闭环服务机制,推动有关法务问题切实解决。

  护航合法合规助共富。因地制宜拓展特色产业法治增值服务,结合产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包装与销售过程,围绕合同订立、买卖结算、债权债务、劳动用工等与经营相关的法律问题编印《合同范本》和《法律风险提示手册》,有效帮助经营户合法合规经营。

 

助建和美乡村

 

  “我们想把房子租出去多挣点钱,可看这合同‘两眼一抹黑’呀,人家给什么样就什么样,心里老不踏实,真怕被坑。”在仙居县湫山乡人大点亮“微心愿”系列活动收集到的内容中,诸多涉及村级事务的问题浮出水面,其中,村级合同事项成为许多村民的烦心事。

  面对村民的困扰,湫山乡人大主席团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全力助推问题解决。依托“共富法务”进基层单元活动,邀请律师到联络站开展“法德大讲堂”活动,针对合同的风险识别与防范内容开展普法工作。同时,成立“人大代表+农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小组,建立合同签订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回访村民,确保村级合同管理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长效有序运行。

  聚焦共富工作基层主体,仙居县利用“人大+法务”专业优势,多举措助力学法守法用法的善治乡村建设,以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乡村共富。

  打造专业队伍。组建由司法所、律师、人大代表和乡镇(街道)专职调解员等构成的调解团队,积极开展基层纠纷调解。截至目前,已在代表联络站设立“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11个,针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特色产业需求开展分类普法,收集到普法需求500余条,开展法治实践42场。

  及时调解纠纷。充分发挥专业调解队伍的作用,定期开展和参与镇村两级纠纷排查,利用代表联络站等平台,对排摸出来的各类纠纷及时进行调解处置,协助乡镇(街道)化解专业性强、疑难复杂的民事纠纷。“共富法务”平台开通以来,全县已联调纠纷6480件,涉及金额约3.7亿元。推动构建调解在前、诉讼断后、有机衔接、协调联动、智慧便民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于基层”,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提升法治氛围。通过“共富法务”平台,汇集群众关注度高的法律问题,开展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法治宣传活动,鲜明地告诉群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维护合法权益。健全“以案释法”制度,精心制作《法治面对面》法治专栏,网络阅读量超35万人次。推动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建设,进一步推动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与法治文化阵地深度融合,切实将法治文化氛围浸润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