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3 信息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赖淼莲 魏叶艳
“城里人开车三小时过来就为在湖边发个呆。” 在泰顺县百丈镇飞云湖畔,月畔咖啡馆的落地玻璃窗外波光粼粼,返乡创业青年林鑫把山野夜色熬煮成诗意。在浙南苍翠的群山之间,返乡青年或深耕故土,或远道而来,带着新思维同山水碰撞,将都市时尚基因植入乡土。
2024年来,泰顺县招引入乡青年5000余名,培育“青村主理人”200余人,打造“NOWhere乌有村”“浪肆咖啡庄园”“廊桥市集”“石尚花开·共富工坊”等项目,64个空心村年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39%。
“洄游”青年打造“红色创谷”
“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浙江很多乡村都步入了‘绿富美’的发展快车道。我相信,只要办法对路,别的村能做到的,卢梨也能做到。”对于村子的发展之路,三魁镇卢梨村党支部书记吴宝成充满信心。
出生于1997年的吴宝成是泰顺回乡青年的典型,他在镇村两级的联动邀请下,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来,他带动5名返乡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回村一起工作,办成卢梨老年食堂改建、入村口道路加宽等幸福要事13项。同时,推行“青年网格微治理”模式,组建由90后党员、返乡大学生组成的“青锋联户服务队”,通过“铁脚板大走访”形式收集群众“微心愿”37件,解决清理村内河道垃圾、卫生死角改造等群众“身边事”24件。
卢梨村是浙南革命老区,刘英、粟裕曾在此开展游击斗争,“老东家”故事承载着深厚的军民情谊。担任村书记以来,吴宝成将红色IP转化为青年创业动能,将600平方米的村集体闲置校舍改造为“红色创谷”青年返乡创业孵化基地,配备共享办公区、路演大厅、红色主题直播间等功能空间,引入30名青年创客,孵化出“稻菽咖啡馆”等项目。同时,推出独特“米咖”饮品,打造“种植—加工—DIY”产销链,进一步拓宽卢梨本地绿色优质农产品销路。
眼下的卢梨村,青嫩的水稻蓬勃生长,“稻菽”咖啡馆的玻璃幕墙倒映着绿色海洋,与“春日来信”等六处网红打卡点构成“阡陌交响”,吸引着青年用相机收割美景。截至今年6月底,“稻菽咖啡馆”带动卢梨高山大米产销超1.8吨。“我们在5月到10月开展‘卢梨大地艺术季’,通过‘艺术介入+红色传承’,衍生开发‘大地艺术’系列文创品。”吴宝成说,以此带动客源引流与“生态变现”双赢。
咖啡社交唤醒“乡村活力”
青年与乡村彼此成就,能让每一寸土地都生长出希望……在泰顺县域176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这样的“青村”故事仍在不断上演,乡村咖啡就是其中的别致风景。
在筱村镇文兴桥畔,研磨咖啡豆的细响声声入耳。95后翁泽毅将祖宅改造成“圩偶咖啡馆”,青瓦木梁下摆着虹吸壶与精酿啤酒桶。白天游客端着咖啡倚栏看廊桥,晚上年轻人聚在这里弹吉他。“古村夜经济也要玩出新花样。”翁泽毅说道,目前已开发“文兴奶茶”、红曲咖啡等创意新品,单日最高营收突破了1万元。他还带动10余户农户加入多元化运营,将茶叶、蜂蜜等本土农产品深度融入咖啡产品线。
在距离筱村镇不到半小时车程外的仕阳镇,国保碇步桥边的“碇阳·觅野”茶咖空间,近日一开业就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打卡,试营业当日销售额轻松破万元。95后青年庄剑波表示,2024年底仕阳镇发出“山水合伙人”邀约,还专门搭建起一条“入乡快车道”,成立全县首个乡镇级青年协会“仕水青创荟”,推出“乡梦洄游——碇步引力计划”,选育十名产业领军青年,并通过一站式服务、企业家导师团手把手指导,为青年创业减少后顾之忧。目前,已有60余名青年来到仕阳创新创业。
近两年,泰顺各乡镇新开了30多家咖啡馆。这些“长”在风景里的咖啡馆,正悄然改变着山乡的肌理。雅阳镇东安村引导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村民用资产入股、在“村咖”务工的方式联合打造“浪肆”稻田咖啡项目,日销售咖啡最高800杯,带动100余人年均增收2.5万元,为村集体年增收24万元,实现“金稻”变“金矿”。
“村咖”正成为泰顺乡村振兴中连接青年与乡土的双向纽带。乡村的自然禀赋转换成独具魅力的消费场景,入乡青年则找到了田园理想与城市生活平衡的支点。
泰顺县返乡青年检查产品质量
深耕厚植铺好“入乡之路”
今年,泰顺县重磅发布党建引领青年入乡带振兴服务保障举措21条,旨在通过一个“乡哈”品牌IP整合7类服务、发展6种业态、落实8项保障,打造“1768”逐梦地,以谐音“一起来吧”喊话青年“一起来创、一路同奔、一起扎根”,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注入全新动能。
进一步增强青年入乡底气。泰顺县对闲置农房、古建筑等5类低效资产进行全方位摸底,绘制青年入乡资源追梦地图,标注县内各个空心村、重点村、平台空间的资源信息、创业项目、服务配套等情况,让青年快速了解各地资源禀赋情况。目前,创新推出“乡哈”品牌IP,以21条全周期服务措施支持青年入乡,开展青创动员激励计划,从场地租金、创业补贴、就业带动等方面给予入乡创业青年资金补贴,实现青年和泰顺的“双向奔赴”。
进一步拓宽青年入乡通道。重点围绕“唐宋遗风”“廊氡云岚”“畲乡云湖”等3条党建引领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建设,招募青年开展创意设计、文化艺术创作、古村落活化等活动,运营乡村咖啡、民宿、小酒馆等新兴业态。以村社为单位,排摸“五优”入乡青年充实进党员队伍、村干部队伍;做强人才发展服务联盟、“泰享家”等服务载体,吸引一批青年人才打造“云顶之逸”等新打卡点扮靓家乡“后花园”,将“世界”带回泰顺。
进一步搭建青年入乡平台。围绕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乡村振兴核心领域,高标准举办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常态化开展乡观论坛、技能培训等活动。聚焦推动青年与乡村深度融合,引导青年主动参与古村落数字创新、直播直销等新业态建设,打造“共富联营坊”“空心村改造实验室”“青村企业”等,推动乡村成片式、全链式纵深发展。
未来,泰顺县还将以1亿元“乡哈·成长基金”支持青年项目,计划3年内培育“乡哈·小店”500家,让更多青年在绿水青山间书写“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共富故事。